su-27sm 发表于 2011-11-18 08:45:22

“筑梦基金” 一群大学生的公益梦想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夏友胜    实习生 付雨涵


    一群大学生发起拾荒行动,一个饮料瓶、一张废纸,经过他们的手,最终变成了一笔笔善款,转化为“筑梦基金”。

    两年来,他们共筹集21625元善款,定期资助贫困学生和用于其他公益事业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高校中推广公益慈善, 让公益精神在更多的大学生心中扎根。

    “我们不在乎钱的多少,在乎参与、在乎行动、在乎传承、在乎能否影响到周边的人共同参与到校园公益文化的建设中。”郑州大学“筑梦基金”的负责人,如此解释他们的公益梦想。


   ●12个大书柜送给农民工小学

    “我们定制的12个书柜,今天终于运到春笋小学了。”昨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大二学生张维熙有些兴奋,他是“筑梦基金”的负责人之一。

    10月30日,“筑梦基金”发动了一起针对郑州大学两处学生公寓的“拾荒”行动,经过协商,所得费用用于给农民工学校——春笋小学,定制书柜, 12个书柜价值2400元。

    “我们从上周一计划此事,半个月就把事办成了,真高兴啊!”张维熙说,这是“筑梦基金”参与者们又一件值得纪念的公益事情。

    “春笋小学 条件很艰苦,学生没有体育、音乐老师, 连操场都没有。”张维熙介绍,今年4月份,他们在春笋小学建立“筑梦基金爱心辅导站”,开始了定向帮扶。志愿者平均每周都要去春笋小学,教授音乐、体育等基本常识或者舞蹈知识。

    张维熙介绍,在帮扶春笋小学时,他们发现爱心人士给学校捐献的书籍,由于没有书柜,散放在一个教室的地上,这让他们有给学校定做一些书柜的想法,“这样就等于建了个小图书室,也使孩子们读书的氛围更加浓厚”。

    ●将零散爱心整合成一股爱的力量

    其实,“筑梦基金”的成立有些偶然。

    据张维熙介绍,2009年,他们在报纸上看到了开封市一位刘奶奶,身患癌症,每天都拾废品来供养十几个留守儿童上学、生活的故事,触动非常大;与此同时,郑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带来消息,在支教的山区,有很多成绩优异但是家境贫寒上不起学的学生,“支教团每个人出100元钱,就能供养该校孩子们一年的早餐费用”。

    于是,2009年11月3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自发成立了爱心公益平台——“筑梦基金”,“拾荒行动” 是该基金的主要内容,也是一次校园微公益活动。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曹恒涛,是“筑梦基金”的指导老师。谈到基金的成立,他说:“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生进入高校,十年后他们就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如果公益的理念能够在每个大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那么整个社会氛围会慢慢有所改变。”

    “整合校园高校中的零散爱心,就能拼成一个完整的爱心。”这正是他们的初衷。


    ●校园微公益募来21625元


    “拾荒行动”,是志愿者们通过在校园里收集废旧物品后,将废旧物品统一变卖来筹集基金,每学期至少一次。

    10月29日,又一次“拾荒行动”在郑大校园展开,一枚枚黄色的筑梦徽章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现场共有300名志愿者参加,参与者以2011级大学生志愿者为主,活动长达3个小时。

    活动结束,效果不错:收集到塑料瓶29360个、啤酒瓶1756个、易拉罐502个,共募集到资金3676.1元,还有学生捐款26.1元及部分衣物。

    这些钱全部注入“筑梦基金”,用于无偿资助内蒙古、开封筑梦留守儿童辅导站和郑州春笋农民工学校等地的贫困学子及留守儿童,并将部分衣物捐助给青海山区贫困家庭。

    “筑梦基金成立两年,共筹集21625元,全都用于公益事情了。”该基金的另一负责人夏文韬说,基金来源于“拾荒”、“义卖”、“校园志愿服务岗位”等,他们共举行6次拾荒、2次义卖,还有多次零星筹集。

    夏文韬介绍,他们不仅定期看望30个留守儿童,而且还为每个孩子定做了两套校服,购买学习用品,今年六一,还把孩子们接到郑州大学新校区参观。此外,每年还资助内蒙古多伦县3名贫困高中生,每人每学年1000元,他们现在读高三,共资助了7500元。他们还曾救助郑大患病的两位学生资助各1000元。


    ●在乎的是建立校园公益文化


    “筑梦基金发展两年了,现在处于一个稳定期。”曹恒涛老师昨日表示。他透露,考虑到注册需要管理成本,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的投入,“筑梦基金”暂时还没有到民政部门注册的考虑。

    在曹恒涛的眼中,“筑梦基金”的发展瓶颈,还是传承问题,“想要活动保持持久、传承下去,必须建立筑梦基金的文化内涵”。

    据他介绍,他们在完善所有参与筑梦基金的档案汇编,包括参与的活动、编号、徽章等,还计划在11月中旬举办“筑梦基金”两周年庆,公开展示基金发展成果,同时进行账目公示。

    “怎么样一届影响一届,每个人影响周边更多人,我们也在探索中。”曹恒涛说, 他们不在乎钱的多少,哪怕只是筹集到10元、20元,最终用到了该用的人身上,也是值得的。他们在乎这种校园公益文化是否建立了,是否传承了。


    ●期待更多高校接过公益接力棒


    “筑梦基金,或者类似的公益项目,应该成为大学里的一种文化品牌,这是我们在校园做公益所希望达到的。”“筑梦基金”的学生负责人夏文韬。

    “筑梦基金”的定位,是在大学校园中传播公益理念,让学生自己在通过努力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实现自我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责任感的强化。

    现在,“筑梦基金”已经从土木工程学院走进了郑州大学。如何从郑州大学影响到别的高校,身边的人,也能有类似筑梦基金的理念、平台,把慈善公益建立成一个校园文化品牌,一直传承下去,是他们还在思考的问题。

    像“筑梦基金”这样的校园微公益,能不能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遍地开花”?我们也在期待,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高校来接过这个公益接力棒。

任情随缘 发表于 2011-11-18 09:07:21

{:2_25:}道具活学活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筑梦基金” 一群大学生的公益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