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NGO的中坚将主要依靠农村走出来的人才

[复制链接]
查看1212 | 回复2 | 2012-7-9 23: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傻 于 2012-7-9 23:17 编辑

来源:ngo社区 墨然wallace日志


通过一些案例,发现很多真正做好NGO的人(比如立人的李英强、行为倡导的雷闯,通过接触,他们对人也都很平和亲切)大都有一些很重要的共性:他们大多家庭在农村,但接受了城市的教育。所述的“农村走出来的人才”里的两个要素“发于农村,长于城市”的涵义,也可以说是“草根的关怀,精英的能力”,虽然两者并非完全对应,也只是根据一些现实的例子当中两者相关性比较强,但并不是以形式上的农村城市作为标签而割裂开来。
    以上的两要素会更容易产生如下的一些优势特质,至少在NGO领域是这样的(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优势特质,像以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观也只是当时环境下的一种选择。可以说,特质有不同,区别非优劣,只是对于不同的领域的适应性有不同):
    1、家庭并不会对他们在物质上有过多城市化的预期与要求,他们便能更容易用心投入NGO的事业,而不会考虑过多城市的现实的困扰,而城市背景的人才可能面临更多家庭的环境的现实压力而难以放手投入NGO工作,会有很多东西放不下;
    2、更懂得大地即大多数基层人群的需求是什么,能够产生真正的内心情怀,而投入于解决其真正面临的问题,这一问题是从社会的视角出发的,而不是自己的发展出发的。
   
    以上是发于农村的优势,下面是长于城市的优势,发于农村的优势更多的是内在的道的层面,长于城市的优势更倾向于外在的器的层面。如此可见,较之于器,道是需要一点点岁月的浸润而更难培养起来的。
    1、接受的知识信息教育等是城市化的,这样使得视野理念能够打开,相关的知识得以储备,以从一个更有效的角度来洞察分析问题
    2、能从农村与城市环境间以及自己生活经验感受的对比中发现问题并思考对策,更好地关注了人们的需求以及问题的症结
    这里所述的农村与城市属于从家庭环境特征角度出发的一种广义上的范畴。
   
    与上面相反的,也正是引发对这一问题思考的,便是不断引发感触的发觉的一些NGO领域的问题。
    比如许多发达城市的高校及地区的NGO活动产生了一种精英主义的倾向(所说的精英草根不是指能力上的,而主要是意识取向上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是借助精英的能力来做NGO,还是借助NGO的噱头来为少数人添些形式上的华丽标签,却没有真正产生多少个人之外的社会价值),活动会给人很炫的感觉,却似乎华而不实;或者虽然有料,却偏向于少数人的晚宴;或者带有较多的商业色彩,而更多地是为将来应聘企业的简历添彩。
  比如将NGO作为一种优越感的标签(好像很先进的一种生活模式),而不是怀有一种解决需求问题的心态;
或者很多项目把精力放在了如何控制门槛(以由NGO为切入点形成精英主义的圈子)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与满足更多的真实需求,于是也就更像一场自娱自乐的舞会而脱离了NGO的本质。
   
    而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在许多发达的大城市尤为凸显,这与其间大多数学子都是发于城市的生活背景所产生的理念是有很大关系的,他们的家庭会对子女有更多的物质成就的期许,以及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现实的经济压力,而且也缺乏对广大基层人群需求的切实认知与关怀。与此相仿的一种表现是,很多所谓名校出来的学子本应肩负更大的社会责任,但实际上更倾向于高端的职业生涯而不会去另外舍此而为促进社会利益的增加去专门投入。
    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环境的进一步分化,这样的特质区别在80年代以后的青年群体中已经以及将来很可能会体现得更为突出。当然,随着时代发展一并日益升温的NGO观念在城市生长的青年群体中得以通过网络等渠道飞速传播,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的,这样看似飞速的传播并没有足够的将NGO内在本质性的一些价值观有效传播,于是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聚会性质的NGO酒吧文化,并非说这样不好,这样的圈子交流也是非常需要的,可是这样的小众文化完全不足以体现出NGO的特质与功能,真正需要的应是足以辐射到广大受众群体的NGO实践,而不只是擦着NGO的粉妆到处参加舞会,在为NGO起舞的时候,请不要忘了她内心真正的声音。

   当然,以上的分析只是从更大概率的层面,而不能误以农村城市高校等为标签去判断一个人,所以称为“主要依靠”农村走出来的人才,因为当然不排除城市出来的人会对其关注的NGO领域具有真正的内心情怀,也不排除农村出来的人被城市里不好的一面中的现实的物质染缸浸染的情况。

   毕竟这个社会更容易利用一大块面包而把你引走,而不是用理念帮你坚守。
  
   所以我还想说:在各类缤纷的色彩间游走,却在繁华里渐渐迷失;杯光灯影间弥漫了浮夸,内心开始不知在何处安放;掠过了许多的灿烂风景,但似乎遗落了旅行的意义——遗忘了什么,还是,忽视了什么。
李傻 | 2012-7-9 23: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的评论也很好,摘过来几个,希望大家能去原网址看看


比目鱼
NGO里面的精英与草根之间确实可能会有分隔,但也并不必然,我觉得这里面有个值得关注的东西,无论是精英还是草根,除了在国际NGO里面,有不少如英文等硬件需要,要么其实两者在工作能力和实力上,各有所长。


墨然wallace
文中只能很简略地表达了一下,具体没有很详尽地阐述,所说的精英草根不是指能力上的,而主要是说意识取向上的,正如所提到的:“活动会给人很炫的感觉,却似乎华而不实;或者虽然有料,却偏向于少数人的晚宴;或者带有较多的商业色彩,而更多地是为将来应聘企业的简历添彩。“

关键区别就在于,是借助精英的能力来做NGO,还是借助NGO的噱头来为少数人添些形式上的华丽标签,却没有真正产生多少个人之外的社会价值。

所述的“农村走出来的人才”里的两个要素“发于农村,长于城市”的涵义,也可以说是“草根的关怀,精英的能力”。而并不是以精英与草根作为标签把两者割裂开来

bhamgm
我觉得,有些农村出来的也很精英取向。可能关键看是否有平民意识吧。即,在行动中真正体现出平等的意识。

墨然wallace
嗯确实都没有完全的对应性,只是一个大致的判断区分“以上的分析只是从更大概率的层面,而不能误以农村城市高校等为标签去判断一个人,所以称为“主要依靠”农村走出来的人才,因为当然不排除城市出来的人会对其关注的NGO领域具有真正的内心情怀,也不排除农村出来的人被城市里不好的一面中的现实的物质染缸浸染的情况。”

不过发现好像评论都集中在了精英取向上了,其实这只是所列举的问题之一,还有比如城市背景的人才可能面临更多家庭的现实压力而难以放手投入NGO工作,因为在听李英强与雷闯谈自己的情况时,都提到了自己在村里的家庭并没有对自己有过多物质上的期许甚至要求,所以他们更能把自己的想法去落实,而很多城市背景的人才则会有很多东西放不下。

bhamgm
没有啊,上海北京,有很多白领辞职做公益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自己的事业创业。但是这个群体的,有很多是精英意识的——个人感觉吧,可能他们自己不会这么认为。从穿着打扮,消费习惯和与人交流的方式上,就能看出来精英倾向。而农村出身的,的确有很多是投身公益了,但是也有很多人,迫于家庭压力,农村的家庭对于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予他们很多压力,而无法继续在公益圈工作。所以,除非做一个抽样调查,否则很多话很难说的。只能说观察到某个现象,而无法说,大部分是如何,少部分是如何。

比目鱼
嗯哪,我也有相同的感觉。林子太大,神马人都可能因各种原因聚在一起,也希望在这个圈子里面找到同类。我感觉除开“精英”“草根”等刻板印象,还有一些因素。
暂且还是用精英这个词汇,比如精英们一般都受过比较专业而系统的训练,一来到这里看到“( ⊙o⊙ )哇,也太业余了吧”,然后自然而然找自己同类的。很多专业人士来到公益圈,可能都要花一段时间去适应各种“水土不服”,还不包括里面的各种明争暗斗,幻想破灭。
而各种怀着善心做事情的草根们,也确实没受过神马专业训练,但有不少接地气的实干经验和资源,也不一定看得起眼高手低的精英们。
两者如果能放下成见,找到共同想做的事情和共识,其实是很好的结合体,但是对人的要求很高,有此胸怀和智慧,不容易呢。

墨然wallace
嗯,白领辞职后重新投入到这一领域的时候大多应该就已经属于具有草根情怀,精英能力的了,已经是真想做些不局限于个体利益的事情啦
只要能聚在一起真得做些有益的事情就好,这是终极目的

sevigny: “发于农村,长于城市”和“草根的关怀,精英的能力”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后者也许还能成为言之有据的论点,前者就只是基于扁平的“农村”人、“城市”人刻板印

墨然wallace 2012-07-08 09:24
确实,没有必然的关系,只是根据一些现实的例子当中,相关性比较强,但并非完全对应,实质也还是“草根的关怀,精英的能力”。
      只是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特质,像以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观也只是当时环境下的一种选择。可以说,特质有不同,区别非优劣,只是对于不同的领域的适应性有不同。(就像我自己是城市的,并非是从地域环境上的一些刻意的偏见,不过,包括对自己以及观察到的一些情况的反思)
lisa | 2012-7-9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一点标题党的意味,作者也是反应过激了,但有一点说的很对,保持本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阳光

本版积分规则